“主动脉夹层”病死率超过60%,其常见原因是未控制的高血压。“经股动脉介入下置入人工覆膜支架术”因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死亡率低等优势,目前已成为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最先进、最有效的标准手术方式。
近日,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外周介入治疗组收治一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女性、71岁)。该患者十余年前发现高血压,但自觉无任何不适(未遵医嘱服药及监测血压),本次入院10天前于家中突发胸腹部撕裂样疼痛并向后背放射,随后前往消化内科门诊就诊。
接诊医生考虑主动脉夹层可能性,立即护送患者至心血管内科。入院时患者血压高达230/120mmHg、CT检查提示“胸主动脉两个破口均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确诊“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经控制血压心率、减轻炎症水肿反应、镇静止痛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趋于平稳。但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为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在组织多学科进行深入讨论后,心血管内科外周介入组姜维主治医师成功行“经股动脉介入下置入人工覆膜支架术”。手术历时40分钟,术口仅1厘米,次日患者可下地活动,且胸腹痛症状消失,降压药也由原来的四种减为两种,术后第三天患者即康复出院。
据了解,该例“经股动脉介入下置入人工覆膜支架术”是姜维医师赴贵州省人民医院完成“青囊计划”学业后的首例介入新手术,它不仅开创了县域大血管介入治疗的先河,也标志着威宁自治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介入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什么是主动脉?
主动脉是由心脏发出,把血液运往全身的“高速公路”。主动脉血管壁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是内膜、中层和外膜。全身的血液供应均经过主动脉。
二、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某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通过这个破口进入动脉壁中层,使主动脉壁分离形成动脉真、假腔,血液沿着主动脉壁扩展,可累及升主动脉、胸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其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被视为临床上最为凶险的“夺命杀手”。主动脉原本的真腔与撕裂后的假腔就像“三明治”一样分层,常被称为“夺命三明治”。

Stanford A型

三、夺命“杀手”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一)胸痛:疼痛是主动脉夹层最主要和常见的表现。突发的胸部、背部或腹部撕裂样疼痛,可能在猛提重物、打篮球、突然咳嗽、用力排便等情况下出现。
(二)高血压:大多患者发病时伴有高血压,且可出现两上肢或上下肢血压相差较大。多数患者原本就有基础疾病高血压,而夹层发病的疼痛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血压升高。
(三)脏器或肢体缺血:夹层可能影响主动脉分支血管的供血如大脑、心脏、肠道、肾脏、下肢等,常表现为脑梗、心梗、腹痛、黄疸、便血、少尿或无尿及下肢严重缺血等。
(四)夹层破裂: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大量失血是夹层致死的主要原因。夹层破裂时,除了剧烈胸痛外,还会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嘴唇紫绀等表现。若夹层破裂入心包表现为心包填塞、破裂入胸腔表现为呼吸困难、破裂入食道表现为呕血、破裂入气管表现为咯血,夹层破裂常伴随病人死亡。
四、怀疑自己得了主动脉夹层怎么办?
(一)严格制动。
(二)有效镇痛。
(三)控制血压和心率。
(四)紧急就医。
五、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开胸外科手术: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胸部正中切口,切除病变的主动脉行人工血管替换。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手术风险高。适用于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

(二)微创介入手术:经股动脉介入下置入人工覆膜支架,对降主动脉夹层破口进行覆盖封闭。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适用于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

(三)药物保守治疗:控制血压、止痛、镇静。药物保守治疗常用于较轻症的Stanford B 型夹层或手术前治疗,但有夹层破裂风险。
六、主动脉夹层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一)控制血压及心率,遵医嘱规律口服降压药。
(二)改善生活方式;适量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避免情绪激动;积极控制血脂、血糖。
(三)定期复查主动脉CTA。
七、哪些人容易患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发现8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时往往伴有血压波动。比如气温较高时,很容易产生焦躁、激动、失控等情绪,当情绪不稳定时血压波动较大,很容易诱发主动脉夹层。若出现突发性的胸背部位闷痛或撕裂痛,并随后向下转移,且伴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皮肤湿冷、有濒死感等,应立即拨打“120”送医院抢救。
八、如何预防主动脉夹层?
(一)定期体检测量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
(二)诊断明确的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避免情绪波动或剧烈运动等刺激。
(三)注意活动安全,若天气炎热应减少户外活动。